摘要:基于丧文化的产品和营销,虽然常有机遇成为爆款,但往往不能形成真正的商业模式。丧茶本身也在产品质量上遭到了用户的质疑,只能停留于噱头。
五一期间,一家名为丧茶的奶茶店在朋友圈刷屏走红。
这个由饿了么和网易消息联手打造的奶茶主题快闪店位于上海普陀区,仅在4月28日至5月1日这4天营业。丧茶店内的产品名称充斥着扎心的丧意: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乌龙茶、加油你是最胖的红茶拿铁、加班不止加薪无望绿茶、前男友过得比我好红茶等。同时借助网易新闻IP形象王三三一脸懵逼地站台,彻底给这个炎热的假期铺上了阴云。
丧茶无疑是一场品牌营销,但其背后折射的是丧文化在年轻人中的蔓延。
大概是从去年夏天葛优瘫走红开始,丧文化始于表情包,通过网络扩散,直至成长为青年人新一代亚文化的代表。我差不多已经是个废人了、感觉身体被掏空这两句话几乎在每个80后、90后的朋友圈里都出现过。咪蒙公众号的毒鸡汤更是卖到了月收入400万这让其他年轻的自媒体人更丧了。
丧文化脱胎于二次元,孕育于年轻一代的焦躁不安对阶级固化的无奈接受和对现状愤懑不满之间难以调剂的冲突。一、二线城市房价的不断攀升、职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上升通道的日益狭窄都在折磨着当代年轻人。在越来越多曾叫嚣改变世界的创业者老老实实回归职场后,看不到希望的年轻人们仿佛达成了一个共识:既然大家过得都不好,努力也就没有用,索性就这么丧下去。
多于拖延,懒惰未满。丧文化一时间大行其道。
通过自黑自嘲的表达,年轻人们在匆忙拥塞的成人世界里找到了一方安然自得的空间。在VICE的最新文章里写道:毒鸡汤最吊诡的地方在于,可以让大家意识到:「妈的生活就是这样,那么多人原来都活得那么烂,可是大家都还是那么丧气的活着,这反而能治好我的负面情绪。」
丧文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渴望逃离」:对现实采取情绪上不妥协、行动上无作为的回应。一方面人们找不到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坚信着内心深处藏着更好的自己。矛盾之下,常将症结归于外部环境本身。
2016年7月,新世相发出一个逃离北上广的活动:
今天,我要做一件事:就是现在,我准备好了机票,只要你来,就让你走。现在是早上 8 点,从现在开始倒计时,只要你在 4 小时内赶到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的机场,我准备了 30 张往返机票,马上起飞,去一个未知但美好的目的地。现在你也许正在地铁上、出租车上、办公室里、杂乱的卧室中。你会问:我可以吗?瞬间决定的事,才是真的自己。
逃离、起飞、真的自己……这些带有煽动的名词在瞬间点燃了年轻大众蠢蠢欲动的心。这场营销活动也因此大获成功。
耐人寻味的是,丧文化绝非片面的消极。在微小、确定的沮丧背后,是当代年轻人对生活一定的掌控和期许。通过呆萌、二次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年轻人对现实的一种积极回应。
情绪的宣泄只能是一时的,年轻人终究会掌握从认知到顺从、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则的能力。因此,基于丧文化的产品和营销,虽然常有机遇成为爆款,但往往不能形成真正的商业模式。丧茶本身也在产品质量上遭到了用户的质疑,只能停留于噱头。
看来,丧茶过后,这场吹进年轻人心里的风,大概还会再换个方向。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