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聚」是腾讯魔盾设计组副组长@张晓翔Celegorm 老师组织的线下交流聚会,每次聚会老师都会分享设计相关的经验,包括设计师的工作方法论,职业规划、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实践、设计管理等等。本文是两次聚会的精华总结,全是脱水干货。
张晓翔老师的访谈:《优设专访!腾讯电脑管家视觉负责人张晓翔的UI自学之路》
晓聚 I
本期聚会讨论的主题主要是:
设计师的工作方法论
个人发展和提升
职业规划和选择
△ 图为参会人员,第一排左3为张晓翔老师
设计师的工作方法论
想问翔哥对于工作方面,如何跳出舒适区?
其实不一定要跳出舒适区,尝试把行业相关的领域都去了解一下,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比如我大专是学游戏动画制作的,但由于当时我对游戏行业的投入产出比持悲观态度,所以毕业之后就没有做过游戏方向,之后尝试做过广告设计、建筑灯光设计和网页设计,后来才接触到 APP 界面设计。
放弃了游戏动画并不代表所学的东西就没有用,学这个专业时接触到了 PS、3ds Max、AE,这些做设计的时候还是可以用到的,并不是跳出自己所在的领域去探索, 而是基于自己现在所处的领域去了解相关的。
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 AR、VR、MR、大数据、智能硬件等,这些可能和设计会有强关联的领域都可以去学习。
新人 UI,在没有人带的情况下,应该怎么走出瓶颈?
我在进腾讯以前都是没有人带的,一直都是靠自己,作为新人来说,有两点:
1. 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现在的环境已经不能给你很大的提升,思考是否需要换个环境。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相比,大公司会把工作细分,每个岗位找最能解决问题的人来做,而创业公司希望一个人能做更多的事情,很难给你提供完全对等的一个工作环境。所以作为新人来说越早接触到成熟的团队越好,一个人做设计,专业成长太有限了,在团队里可以更快的知道自己的短板,成长得更快。
2. 钻研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作为设计师,要么深入钻研专业技能,在领域的深度上做到无法替代,要么扩大自己的技能广度,做最能解决问题的人。多探索领域内不同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扩大视野,拓宽广度。
要有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200%、300%的态度, 保持好奇心和向上走的动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最忌讳的是要深度没深度,要广度没广度。
不知道方向的时候可以选择关注一些有名的、大公司的设计师,看一下他们在做什么,从中找到方向。
平时做的视觉方面的作品,不妨多发到网上,途径不仅限于 dribbble、站酷这些网站,微博也可以。多听听大家的评论,不要怕被骂。发网上也是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把做的事情价值最大化。
优秀设计师推荐:《超详细!DRIBBBLE上的业界顶级设计师及作品》
在工作中如何沉淀方法论?
最有效的方法是项目之前做推导,项目之后做总结,时常复盘,寻找其中最有效的规律。
设计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方法论,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所谓的方法论都是阶段性的,甚至是只针对某一个项目的,或某个时间窗口。
项目之后多思考、多总结,找规律 ,提取规律,项目积累多了,自然就找到了自己适用的方法论。总之要以经验+当前阶段最新的视角做设计而不是以理论做设计,单次项目的规律仅适用于特定的项目,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每次项目的总结复盘非常重要。
个人发展和提升
设计类工作一般加班比较多,如何兼顾好工作和生活呢?
1. 设计师一定要有生活,要有认知的时间,多去体验,去花时间认知。如果没有思考的时间,设计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2. 加班时间长,并不等于会被人认可,活做的最多的那个人真不一定绩效就是最好的。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是所有事情的优先级都是最高的,尽可能优先处理对自己价值最大的事情,重复性工作、没什么价值的工作能往后排就往后排,能周期性解决绝不要立刻答应人家马上完成。
3. 身体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你去通宵做的,不要太拼,权衡好工作与生活的比例。
掌握更多的技能(3D 插画 动效…)和在某一种领域更专精,哪种发展方式更科学?
发展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行业发展趋势去选择。
基于兴趣选择,喜欢绘画、漫画,可以往插画类去发展,喜欢动效就往动效设计发展。
如果没有明确的兴趣点,可以看看现在的市场需要什么技能。比如未来的大数据、AR这些有可能需要3D方向的技能,可以去学习相关的技能迎合行业的发展。
AR 基础知识点:《你想知道的关于AR 设计的基础知识,这篇都有了!》
怎样一直保持对设计的好奇心和热情?
1. 基于兴趣,主动的去学习你比较喜欢的东西。
2. 是基于项目,很多时候我们学新东西是项目需要,被逼的去接受新的技能,这是最快的方法。
平时关注哪些内容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一句话总结就是多看。
不要局限于自己所处的一小块领域,除了设计方面的内容,也要关注行业里的新动态,关注比如时尚、材质、布料、美妆,并从中提取一些认知,把这些都纳入你的认知库,认知越多你的设计灵感越多。
比如我自己除了设计领域外会关注智能硬件、玩具、电影、游戏,包括关注知乎上的心理学、金融这类话题。推荐大家基于兴趣,多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普通设计师应学习什么新技能以适应 AR,VR 的发展趋势?
可以多看看Unreal、unity 等游戏开发引擎。C4D、3ds Max、Maya 等 3D 建模软件要学起来。
职业规划和选择
怎么进入一家有发展潜力的靠谱公司?
大数据时代 ,掌握最有效数据的才是最后赢家。
如何判断leader是否靠谱?
靠谱的leader在面试的时候更期望全面地了解你,而不是一味地夸大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在工作中,好的leader会真的站在你的角度为你考虑,在乎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能通过自己可以调用的资源来帮助解决员工在职场和生活上的问题。
如何向老板有效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说服老板不改稿)?
1. 多站在用户和老板的角度去思考
作为老板,接收的信息和看问题的角度是和设计师不一样的,主动问清楚哪里有问题,他的需求是什么。做设计需要注重前期与老板的沟通,抓住设计需求,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主动去确认去沟通,这样做出来的终稿被调整的几率就会变小。
2. 用数据支撑自己的设计
根据市场的大环境做分析,了解相关的产品,做相应的数据分析。严谨的去做设计,让设计有数据支撑。
3. 设计的思路
设计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来的?这么做有什么价值?为什么别人没做或做不了,为什么我们做就有效?等等。把设计的逻辑梳理清晰,把整个思考过程用最直白、最简单的呈现形式展现给老板,这样会使老板更容易接受你的设计。
晓聚 II
本次聚会讨论的话题主要是:
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实践
设计师在感性和理性判断时如何做出判断
设计的执行、管理
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实践
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数据部门在做什么?
算法,做人工智能。
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内容使用大数据进行业务提升,探索商业变现。大数据是一种工具、手段,需结合产品才能最后面向市场。目前大部分产品还处于运用机器学习的阶段,根据软件或硬件算法推演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推荐。 神经网络算法目前更偏于学术,很少有部门直接做业务逻辑。人的认知起源类似于网状根系,接触不同信息碎片将其串联,形成有逻辑的认知结果,神经网络目前是最火的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而深度学习就是使用了深度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又可以指一系列训练深层神经网络的算法。
公共交通使用大数据进行人流分析,地铁吞吐量,安排班次和商铺 属于一种较为基础的数据挖掘;
法院通过历史文书数据,根据裁决结果推荐律师,属于精准推荐;
自动驾驶对路况识别属于深度学习。前期准备充足的样本量,并贴上标签描述各种属性,识别车辆;
阿里鲁班设计工具拥有来自阿里和商家的海量学习资源,自动生成 banner 是深度学习的体现。商业化程度较高的业务尤为需要深度学习的支持。
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关系在于前者需要大量样本,后者具有这种属性。数据可以是多种类型:图片、语言等,语言是一种难度非常高的数据,语言之间有不同的思考逻辑,而且语言的使用包含大量「感性」元素,感性判断同样是深度学习的一大难点。
大数据挖掘有用数据,数据分析
机器学习通过数据训练的学习算法研究
深度学习属于机器学习,起源于人工神经网络。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
相关链接:阿里的「鲁班」AI设计系统
设计师在感性和理性判断时如何做出判断
UI 中的插画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插画能满足的诉求其实是难以验证的,一般的共识是:增加产品的感性部分。
我们自己有验证过的一点是:包含插图的页面转化率高于纯文字页面的转化率。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习惯有的人习惯读图,有的人习惯文字,图片和文字结合可以帮助用户理解。
设计时的思考
做设计时先透彻想清楚需求的原由,承接好上有下游,价值在哪。向老板阐述自己的诉求,理解老板的诉求。
设计的好坏需市场验证,由客户、上下游合作伙伴认同等多维度的判定,而非直观的好看与否。
设计的执行、管理
如何成为产品经理型的设计师?
设计师的上游是产品,下游是开发,形成关注上下游更全面思考的工作方式,你的职责不再是只关注设计这一个环节,而是贯穿全局的去思考从产品形成到落地出街,必要时还要加入运营思维。
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是沟通问题,沟通的目的是互利互惠,解决问题是相互合作得以持续的基石。
例如和开发沟通时要告诉对方,为何如此设计,这样的设计对开发能产生怎样的价值,并且从开发的角度思考开发逻辑。将这样的沟通逻辑贯穿上游下游,逐步就会往产品经理型的设计师方向发展。
从设计执行到设计管理,以及设计发展的天花板。
将设计师的设计行为理解为使用资源,达成设计目标。
一个人的时候如何做设计,设计管理就是将一个人的工作拆分给多个人,以一个团队的形式高效完成目标,同时兼顾团队成员能力发展。
做管理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成员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实质诉求,例如升职、加薪,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擅长和想做的事情。做项目时就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并且准确的将揉合了他们的诉求的目标和价值传递给他们。让每个人清晰的认知到做项目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挥空间和成长,同时通过甄别项目的价值和重要程度,来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效率,不做无价值的活儿,不加无价值的班。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